找一找!遼中京城、金代集寧古城和元上都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4-07-08 17:15:41 作者:包頭熱力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為顯著特征?;赝麣v史長河,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了遼闊疆域,共同書寫了悠久歷史,共同創造了燦爛文化,共同培育了偉大精神。興起于我國北方的遼、金、元政權,積極吸收和學習中原文化,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互鑒融通的政策,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北方地區古代城市考古工作持續開展,通過對遼中京城、金代集寧古城和元上都三座典型城址功能布局和營建方式的研究,實證了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不斷交融的歷史進程,進一步揭示出中華民族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歷程,正是各個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過程。
因循唐宋的遼中京城
遼代是我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在北方地區建立的政權。遼神冊三年(918年),遼代始建皇都,后改稱上京。雖然偏居中國北部草原,但遼代建立者秉持開放包容的姿態,十分推崇中原文化。為適應統治需要,遼代施行“五京制”(分設多個首都管理國家的制度)和“南北面官制度”(按照“以國法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原則,對漢人和契丹人實行南北分治),并注重與周邊政權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的交流往來。
遼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遼與宋達成停戰協議,史稱“澶淵之盟”?!板Y之盟”之后,“和平交往”成為宋遼之間的主題。這時,遼政權迫切需要營建一個新的都城,既用于接待宋使,還要滿足遼效仿中原都城、承唐比宋的愿景。
▲遼中京大明塔。
遼統和二十三年(1005年),遼圣宗興建新都。遼統和二十五年(1007年),新都營建完成,“號曰中京,府曰大定”,成為遼代重要的都城,也是眾多宋使“行程錄”“聞見記”中著墨最多的地方。
遼中京遺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寧城縣天義鎮和大明鎮境內的老哈河北岸,為遼代五京之一。中京城的營建在因循唐制的基礎上又部分效仿宋制,同時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契丹風格,不僅強調功能性和實用性,也注重藝術性和美觀性。
遼中京城址布局較為清晰,包括外城、內城、皇城三重城垣,為中軸線對稱的“回”字形結構。外城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4200米、南北寬3500米;內城居于外城中央偏北的位置,東西長2000米、南北寬1500米;皇城位于內城北部正中,與內城共用北墻,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000米。與遼代其余四京相比,遼中京規模最大。
遼中京城址坐北朝南,布局十分規整,從內城幾座殿堂的布局,到外城中央大街兩側坊區和廊舍的設計,均顯示沿南北向軸線東西對稱的特征。三重城垣均在南墻開門,并有貫穿三城南門的中軸線。這些特征具有漢唐時期中原都城的風格,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統治者的威嚴。
《遼史》載,遼中京的修建“擬神都之制”,“神都”即隋唐都城洛陽。整體來看,中京城的營建形制仿自北宋東京(今河南開封),而內部結構又效仿隋唐里坊制度下的洛陽城,中央大街的兩側為市坊建筑,東、西各有四坊,坊與坊之間修有坊墻和坊門,各坊的命名無不具有中原特色。不過,整體風格介于唐宋之間的遼中京,同時也有著鮮明的契丹民族特點,創新性地沿襲了“神都之制”。
遼代統治者非常注重與宋代使臣的交流往來,注重各民族間的交往融合,這一點在遼中京城的設計上有突出體現。經考古發掘,遼中京外城西側的建筑基址與宋人記載的“大同驛”位置相符,應為接待宋史的大同驛所在?!哆|史》亦有記載:“大同驛以待宋使,朝天館待新羅使,來賓館待夏使?!贝送?,遼代統治者在中京皇城內殿的命名上也受儒家思想影響,如:昭慶殿、文化殿、武功殿等,既彰顯了極高的文化修養,也方便宋使臣的傳述。
遼中京建城伊始,就遷置漢人、渤海人、奚人、女真人等“以實中京”,外城居民復雜的構成使得加強皇城及內城的護衛成為必要。故中京城外城未設馬面而皇城設有馬面,這也與中原王朝都城形制相似,反映了遼代對中原文化的吸納與借鑒。
賡續發展的集寧古城
集寧古城遺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前旗巴音塔拉鎮土城子村。古城肇建于金代,金人與蒙古人、契丹人曾在此進行貿易活動。
“集寧”一詞最早見于《金史》:“集寧,明昌三年,以春市場置,北至界二百七十里?!苯鸫瘜幍那吧硎恰按菏袌觥保ㄈ秷?,宋遼金元時期設于交界地區的互市市場),金明昌三年(1192年)設集寧縣,元初升為集寧路。
▲集寧古城遺址發掘區。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集寧古城地處陰山南部,屬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的交錯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來,各民族在此交錯雜居,不同風俗、文化在這里聚集、融合、傳承。目前考古發現的古城遺址,包括遺址東北部保存較為完整的金代集寧縣城址和元代向西、向南擴建的集寧路遺址。
▲集寧古城出土的兩系罐。
金代集寧縣城垣平面大體呈長方形,北部略寬,南部稍窄,東墻部分已沖毀??脊虐l現,集寧縣城西北角和西南角均建有角臺,北墻和西墻各存5個馬面,東墻有4個馬面,可以確認的城門有西門和東門。
金朝是由女真人建立的政權,統治者仿照唐宋制度,主動接受中原文化,學習儒家文化,在地方上大力弘揚儒學。金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完顏亮下令在各州縣修建文宣王廟(孔廟)。
此外,金代統治者大力發展榷場,鼓勵各民族間的商貿往來。在集寧古城遺址衙署西南約150米處發現的窖藏,曾出土精美的印金織物及文書、玉器、銀器、瓷器、漆器等遺物。絲織品上“府吏劉”“年甲子”“府”“知事”等字樣,反映出金代集寧縣的春市場較為繁榮,農業生產、手工業制造和貿易往來形成一定規模,是各民族交流往來的寫照。
元朝集寧路城址是七橫六縱街道分割開的街區,城內的主要街道布局采用“丁”字形相交,其余街道則是規模不同的十字街,這種規劃方式明顯具有唐宋城區風格。隋唐時期,長安、洛陽城大型里坊內部以十字街分為四隅。北宋開始流行一種主街和小街均為“丁”字形的新型城址。集寧路“丁”字形主街城址布局,應是隋唐四門十字街城址到宋元丁字街城址的過渡。
集寧路城內的主要建筑是位于城北部偏西的一處縱長方形院落,該院落四周建有圍墻,四角有角臺,南墻正中開有一門。院內有一“工”字形大殿建筑基址,應為衙署所在地。隋唐以來的中原地方城市,衙署多建在城內西北處。宋元時期,中原北方地區也多將衙署建在西北隅,或是選擇城內地勢較高的區域。集寧路西北高、東南低,衙署遺址位于城址北部偏西處,占據城中地勢較高區域,處在丁字街口北,交通便利,位置優越,有利于掌控全城??脊艑W者認為,這一衙署的選址是對北宋東京開封內城布局的模仿。
▲金集寧縣西門甕城與元代房址。
元代,因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集寧路很快成為由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樞紐和貿易中轉站。在集寧路古城的中心地帶,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一處較為完整的市肆遺址。房址分布在十字街道兩側,臨街房屋呈格欄式布局。據推測,臨街房屋可能為居住、交易場所,里側的房屋則為作坊或存放物品之地。集寧路古城中市肆遺址位于直達西城門的十字通衢兩側,處于城市的居中位置,充分說明元朝對集寧路古城商業貿易功能的高度重視。
隨著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集寧路逐漸發展成為草原絲綢之路東段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兼容并包的元上都
元上都遺址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坐落于“六月似秋時”的金蓮川草原。城址北依龍崗山、南臨上都河,史籍贊其為“龍崗蟠其陰,灤水經其陽,四山拱衛,佳氣蔥郁”。作為元代“夏都”,元上都的整體規劃體現了我國古代“惟王建國,辨方正位”的都城設計思想和游牧民族開放自由、尊重自然的文化傳統,是各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有力見證。
▲元上都遺址皇城東墻。
元上都是元朝歷史上建造時間最早的都城,分為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垣。外城圍繞皇城西、北兩面,以皇城東、南墻延伸而成,墻體由黃土夯筑。
皇城平面呈正方形,墻體分層夯筑,內外以自然石塊包砌。墻外各筑6個馬面,四角筑有角樓,角樓與城門內側筑有登城踏道。
宮城位于皇城北部中央位置,與皇城呈“回”字形布局,平面呈長方形。墻體分層夯筑,內外以青磚錯縫填漿包砌,四角有角樓基址。
元上都的營建基本沿襲中原都城的形制,三重城垣布局、中軸線對稱“回”字形結構是其典型特征?;食莾纫阅媳毕蚪值篮蜄|西向街道相交形成十字街,宮城主要街道為連接東、西、南門的丁字街。這兩種街道的設置,是對唐宋城市布局的繼承。宮城內散布43處宮殿基址,正中的大安閣是將南宋汴京熙春閣拆卸后運至上都復建而成。
▲元上都宮城出土的漢白玉龍紋角柱。
作為元朝的開國都城,元上都的建筑形制符合中原傳統價值觀中“面南而王”“以中為尊”的禮制文化,同時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建筑也不乏見。史籍中記載的棕毛殿,也就是失剌斡耳朵,廣可容千人,建筑形制、材質都沿襲了蒙古族穹廬建筑的風格特點。不過,其規模、用途等各方面,都已經宮廷化、城市化,這也是文化上兼容并包在元上都的體現。
元代繼唐宋之制,立廟祀孔,發展儒學,傳承中華道統,以儒治國。位于元上都皇城東南角的孔子廟,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分前后兩殿,外有圍墻??鬃訌R西側還建有房舍,以接待前來學習的各族學生,表明元朝對孔子的尊崇。此外,皇城西北隅的乾元寺,東北隅的華嚴寺,西南部的開元寺、回回寺,小西門內的長春宮以及宮城內的帝師寺等,表明元朝開放、包容,形成了多種宗教和諧并存的的景觀。
費孝通先生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指出,在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少數民族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歷史上各少數民族不斷遷入中原,為漢族輸送了新鮮血液,漢族同樣向周邊遷徙,融于當地民族,充實了少數民族群體。各民族交融互動,共同構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
如今,在我國北方遼闊的草原上,一座座沐浴千年風雨的古城,因歷經滄海桑田、歲月更替而更顯從容深邃,為研究和闡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生動而堅實的實物資料。